0%

认知幻觉和各种谬论:你是如何被绕进去的?- 让你只想到我希望你想的事(2)

认知幻觉和各种谬论:你是如何被绕进去的?- 让你只想到我希望你想的事(2)

您认为自己正在自由选择,但您可能不知道,不论您选什么,都是仅仅对我有利的

欢迎回来!

如果您错过了第一集,可以在这里回顾:《发现你生活中的操纵者:在叙事矩阵的边缘(1)》。

下面有4个问题,先不要着急回答,花点时间思考 ……

1、想象这样的场景:一种病毒已经变异为致命的病毒。预计第二年冬天会有600人受到这一病毒的威胁,但仍然有希望,人们可以提前种痘。

如果选择A方案,就有机会拯救200条性命,如果选择B方案,就有1/3的机会拯救600条性命,2/3的机会一个也救不了。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2、王大锤和李小拴在抛硬币,头四次的结果如下:

王大锤:正面、背面、背面、正面

李小栓:背面、背面、背面、背面

那么,他俩中谁最有可能在下一次抛的时候能得到正面?

3、102、85、38、99、116。忘掉你刚才读到的这些数字,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大约有多少个国家加入了联合国?

4、我抛了5次骰子,以下是三种可能的结果,当然,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那么,哪个才最有可能是真实的结果?

a) 4、4、4、4、4

b) 2、1、4、3、2

c) 2、4、2、4、2

正如您所知道的,人们总是会选择一个意识的解读,从接收到的信息中得出一个意识的推论,而不会选择随机运用哪一个解读。

进化教会了我们做出最有益的解读,但尽管如此,人们也经常会做出非常糟糕的解读和推论。这被称为 “认知幻觉”。

这些认知幻觉让人们得出并且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得出谬论。

有时候人们会重复错误的推论,比如坚持把似是而非的东西混淆成可信的东西。似是而非的结果与人们曾经的经验和观察有关,也与记忆中事情是如何发展的有关。

而概率则与数字有关。比如上面这些问题,其中两个问题直接与概率有关:抛硬币和掷骰子。那么我们可以从抛硬币的问题说起。您的答案是什么?

最常见的答案是,李小栓最有可能抛到正面,因为 “他在前面已经抛出了很多次背面”。

这个错误极为常见。这种推论谬误往往导致原本很聪明的人在赌场上掏空了口袋 —— 因为他们觉得轮盘转停到黑色已经那么多次了,下一次就 “肯定是红色”。

或者你相信 “已经倒霉了那么多次,下一次就一定能否极泰来”。

👉 但是,硬币每一次抛到正面或背面的概率总是50%,不论前一次抛到的是哪一面。

的确,事情的发展在长期而言是好坏参半的,但是,如果一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你会得到同样多的正面和背面,轮盘的球也同样会多次落在红色和黑色区域,你的人生也会经历同样多的好运和背运、阳光和阴雨。

但这一情况只有在你抛了足够多次的硬币、或转了足够多次的轮盘、经过了足够多的年月后,才会出现。如果您只看了一段过程,比如只抛5次硬币,每次抛出同一面的可能性和5次中抛到各种顺序的正面背面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正正正正正
背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背
正正正背背
正正正背正
正正背背正
正正背正正
正背背正背
正背正正正
背背正正正
正正背正背
正背背正背
正背正背正
背背正背正
背正背正正
背正正背背
正背正正背
背背正正背
背正正正背
正背背背背
正正背背背
背正背背背
正背背背正
背背正背背
背背背正正
背背背正背
正背正背背
背背背背正
背正背背正
背背背背背
如果你抛5次,就会得到以上任何一种结果,它们出现的概率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无数次地抛下去,以上各种结果就必然会在某一次出现。

全部抛到正面和背面的可能性和抛到其他各种正面背面顺序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对于王大锤和李小栓来说,第五次抛到正面和概率都是50%。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没有这样想呢?为什么人们觉得连抛了4次背面下一次就“肯定”抛到正面?

这是因为人们将自己的经验和对概率的认识混合在一起了。

抛5次硬币会得出很多种不同的正面和背面的组合方式,但只有一种是 “背背背背正”。由于大部分可能的组合都包含这种或那种顺序的正面和背面,所以人们的经验中更常看到的状况是两面都有,而很少看到连抛4次都是同一面的情况。

这就对了。只要你不考虑每一面出现多少次,以及它们组合的顺序是什么的话。

如果你考虑这点,就会意识到,每当你连抛4次硬币,不论得到哪一种正面和背面的组合,它都和最后一次抛硬币得到的组合一样独一无二或常见。

不论前四次抛的顺序是什么,哪怕得到的结果完全是背面或正面,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概率总是50%。

⚠️ 请注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人们对人生的误判,而不仅仅是在赌桌上 —— 在每一次您回顾过去并开始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都非常容易陷入这种陷阱。

但这仅仅是一点皮毛,人类的奇怪思维非常丰富,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比如,我们来打个赌。我要给你一百块,或者我们来抛硬币,如果你赢了,我给你200块,如果你输了,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你选哪个?

或者,我要给你300块,接着,你必须还给我100块,否则我们抛硬币;如果你赢了,你就一分钱都不需要还给我,如果你输了,你就要还给我200块。你会选哪样?

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大部分都会选方案一;对于上述第二个问题,多少人会选方案二。但实际上,选哪个方案完全不重要。

如果我知道采取某个行动之后得到100块的概率,那么选择这一行动的期望值就是:100块。如果我只有50%的概率得到200块,那么这一选择的期望值也是100块。

现在您明白了?这一选择需要您用200块乘以50%。

👉 这就意味着,在逻辑上、数学上、和科学术语上,第一个问题向您提出的两种选择都具有相同的期望值。以此看来,不论您选哪一种方案,都没什么区别。第二个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在人们的心理层面却不是这么计算的 —— 人们对得到什么东西的概率和失去什么东西的概率,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可能失去所拥有的事物,比如你必须给我100块,那么这个人就宁可冒着更大的风险来避免这点。但是,对于赢得某个不曾拥有的事物,一个人就会变得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计算收益的问题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确定能得到100块的原因;但是,在冒着失去已有事物的问题时,人们则更容易赌一把,选择抛硬币。

如果您再回过头去思考文章开头的问题一,关于病毒的问题,您会明白,它是一样的道理:两个选择都具有相同的期望值,即:挽回200条性命 — 600的1/3。你选哪一种方案都是一样的。

但是,现在我们重新表述一下这两个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方案A,400人会死掉;如果我们选择方案B,有1/3的机会拯救600条人命,2/3的机会一个都救不了。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在方案B中,仍然有1/3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获救,但是在方案A中,突然有400人必须面对死亡。这是不是就会让方案B听起来更诱人呢?

当然,从600个人中救出200人,和600个人中要死掉400人,这两者在数学角度上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它在心理层面上却有巨大差异 —— 第一种表述能让人觉得 “可以赢点什么”,第二种表述会引导你觉得 “会失去什么”。

再一次,人们对赢得和失去的概率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 那么,显然,这里才是正题 —— 现在我可以利用这点来操纵你。

👉为此我要做的仅仅是以某种可以导致你误判的方式,来呈现选择方案。

你如何感知某个事件,取决于这个事件是如何被表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真实生活中,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其结果会大不一样。

曾经有很多医生被邀请去参加测试,这个测试是以真实医学数据为基础的对某种外科手术的讨论。当医生们被告知:病人在手术后5年内的死亡率是7%时,他们就会犹豫要不要做这个手术;但是,当他们被告知,病人在手术后5年内的存活率是93%时,他们对手术更有信心了。

Edward de Bono 写过很多书来描述创造性思考的艺术,他将其称为 “水平思考”,试试突破既有思考框架的思考,它通过改变你对一项任务和一个问题的态度,来得到新的、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改变问题和任务呈现给你的方式。

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问题置于正确的语境中,试着努力去观察它。

老办法是很管用的 —— 把问题和强加的背景分开,不要执着于递给你选择方案,要超越它们,想想看是否还有其他的可用方案。

⚠️ 当你下结论时,也会奇怪地受到以前信息的影响,哪怕那些信息与你手头上的事情完全无关。需要警惕这点。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在回答联合国有多少个国家时,我猜你给出的数字会在 110~130 之间(除非您早就知道答案)。当然不会超过140。

但是,正确答案是192。你的猜测受到了问题前面那几个数字的影响,尽管它们和本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

意大利认知科学家帕马雷尼对他的学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让学生们猜一猜有多少个非洲国家加入了联合国。但在此之前,他旋转了一些标记数字的“好运轮”,这个好运轮和本问题毫无关系。实验的结果非常清楚:当轮子停留在较低的数字上时,学生们回答的数字也偏低,当轮子停在较高数字上时,学生们猜测的国家数量也较多。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一印象就好比那个 “好运轮”,任何其他与其相关的事物都会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使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与第一印象完全无关。

⚠️别忘了,我现在扮演操纵者,我当然会知道您经常把可能性和自己的经验混为一谈,我会知道您在感知得失的时候会给它们赋予不同的权值。我还清楚,您很可能无法在我提供的选择范围 之外 考虑其他的方案。

当您只能在我提供给您的信息的范围内思考问题时,我就赢了。

👉 有很多出色的工具可以用来控制你的思想。当我开始操纵你的时候,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刺激你用感性抑制理性,我还非常高兴看到你被封锁在我画出的思维框架之内。

但是我能够避免错误的思考,就像你能做到的那样。而关于人是如何思考的相关知识,就完全可以成为你放在口袋里的一把刺破思维框架的好刀。

谁知道呢,也许你能设法为自己切割出一扇门,并最终走出去。

一个小例子 ……
这里有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人们如何容易受到已有信息的影响 —— 即使你对那些信息持批判态度。这一点被军事宣传所利用的案例。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每次美军空袭后,布什政府都会宣布有多少伊拉克平民受害。他们提供的数字总是非常之低的,通常都是2个、3个,最多不会超过10个人死亡。他们自称这是 “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 的战争。

一些人开始对这些数字表示怀疑,即使在美国国内也是如此。但是,其中批评得最厉害的人给出的数据也没能远远超过布什政府的数据,他们猜测有几百人死亡。

而实际上,伊拉克平民在空袭中死亡的人数高达数万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都被布什操纵了。

另一个小例子 ……
将人们困在媒体描述的框架内的案例。

2018年早些时候,BBC俄罗斯新闻报道,俄罗斯调查委员从中国的美亚柏科采购取证魔方去检测和破解加密消息应用 Telegram、Skype 和 Viber 等的存档。根据政府采购文件,调查委员会在采购取证魔方上花了500万卢布。我们上传了这个工具的介绍,在这里。

这种东西可以侵入具有 Apple 和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所有设备,并自动从中提取 “设备所有者标识”,包括名字、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等。它还可以从社交网络(尤其是 Facebook 和 Twitter)中提取数据。 总体而言,这种东西能够从100家制造公司的3000种移动设备中提取信息。

以色列的取证技术 Cellebrite 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来破解 iPhone 7或8,提取出的数据还需要认真的分析才能形成终极证据产品。而中国这种东西可以在9分钟内处理同一款iPhone。

世界上还有其他多家主要的移动设备取证技术销售商,包括:以色列的Cellebrite,加拿大的 Magnet Forensics 和美国的 Grayshift。俄罗斯当局正在购买除了美国的 Grayshift 以外的所有解决方案,尽管该公司声称能够破解任何智能手机。BBC是这样写的。

于是一群 “评论家” 开始分析地缘政治,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以及俄罗斯异议的数字使用习惯 …… 这就是被报道所设置的框架套住了。

没有任何人能确定这种技术只卖给俄罗斯了;它的存在意味着全世界所有使用 Telegram、Skype 和 Viber 等应用和 Apple、Android 操作系统的用户都应该警惕。简单说,您应该开始分析技术本身,并致力于从中获得防御方面的思考方式。

在下面看到我们曾经对取证技术的介绍:

《数字取证正在泛滥:政府可以从你的手机中提取哪些数据?》
《让政府机构从您使用的应用程序中提取大量数据的秘密技术:云取证》
《警察查手机的东西长什么样? — — 从技术角度看移动设备取证》
好啦,技术不是本文的主题 …… 本系列内容是希望说明,操纵者是如何针对你的思维弱点的。只有深度了解这点,您才能有希望保持清醒。